阳谷县城中心广场东南角,有一座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的老石桥,名叫博济桥,是过去北通东昌、南达寿张、东去张秋的必经之路。可因桥南西数第二块栏板上雕有一幅“石牛拉石车”的画面,当地的老百姓于是称它为“石牛拉石车”桥。“石牛拉石车”石刻正式名称为“石牛流芳”,这里面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光绪《阳谷县志》载有《石牛流芳》诗一首,作者“前人”在序中曰:“邑有县丞笪公,居官清廉,莅任之时,惟一牝牛驾车而来,及解任日,牝生一犊,公谕令仆人留犊于邑,仍驾一牝牛去。后人思其德,因刻其像于博济桥上,至今犹存:已驾牛车子母分,犊鸣悲切不堪闻。石桥遗迹今犹在,耆老指谈如见君。”
县丞笪(da)公叫笪一顺,江西德兴人,明万历年间来阳谷任县丞,驾一牛车来到阳谷。在任数年,清廉俭朴,政有惠德。卸任之日,牛生下一犊,亦留在阳谷不复带去。他说:小牛犊是在阳谷生的,吃的是阳谷的草料,应该是阳谷的财产,我怎么能据为私有呢?两袖清风,一车简素,感人至深,使阳谷人不能忘怀。
据康熙五十五年《阳谷县志》载:“博济桥,在东门外,其关厢之半,乃寿张抵东昌南北通衢,岁久洼下。每雨后注水,或至没顶,致令东西张秋之路梗塞不通,其关之居民隔若两泮然。明万历二十五年,知县傅道重命义民董宪章架石桥三空,旁设栏杆以翼之,勒其碣曰博济,改故道于东偏之高阜焉。”
博济桥由桥基、桥身两部分组成。下有石砌拱券式桥洞三个,上有两排浮雕石栏,每块石栏板上均雕塑有山水、人物及鸟兽图案,如“八仙过海”“寿星下棋”“柴王推车”“天马行空”“铁杵磨针”“农夫开山”等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而在桥南侧西数第二块栏板上,雕有“石牛流芳”:
画面中,笪公驾车而去,老农牵犊而回,驾车人、牵犊人、母牛、小牛犊均回头相望,难舍难分。
“石牛流芳”石雕是珍贵的,整个博济桥也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但是,笔者认为,它的珍贵不仅是工艺精巧形态逼真,石桥的雕刻,皆刀法苍劲有力,古拙素朴,浮雕画面主题突出,情节生动,人物造型惟妙惟肖,更重要的是,它感人的内容,透出了一股撼人心魂的力量。此石刻成为阳谷一处标志性的建筑,倡导清正廉洁的一座丰碑。因为“刻其像于博济桥上”,寄托了人民对清官的赞誉和思念。笪公驾车远去,小牛留下了,一条缰绳栓在了阳谷人的心上。由明代、经清代、民国,直至现在,其间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经过了一代又一代,“车去留犊”这个真实的故事,代代流传民间。看过之后,人们不仅对笪公清正廉洁的精神所感动。“车去留犊”的故事堪称廉洁自律、执政为民的经典之举。
400多年来的风雨沧桑,博济桥仍保存基本完好,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它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阳谷县旧城改造,东关西部规划为广场,桥保留在广场东南角,遂在旁树立标志牌。2004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县政府将广场命名为博济桥广场。后来,阳谷县城区划分三个办事处,所在区域因此桥命名为博济桥办事处。
据聊城传统文化研究会的张长城先生介绍:最近发现了一块断碑,共190个字,其中依稀可辨的有“疆场威声播邻国”、“汉室犹存,灵彻今古”等。落款是“县丞笪一顺、教谕马羲祥、主薄……,督工善人寿官董宪章同立王大秋(刻石) 。可见,这块断碑是笪一顺等主持,由董宪章捐资立,是阳谷关帝庙的碑,关帝庙也有可能是董老先生捐建的。另据了解,阳谷县南关董村董氏家族还保留有县丞笪一顺为老乡贤董宪章撰写的碑文。
从历史上看来,笪一顺来阳谷任县丞时,明朝的腐败已是十分普遍,一个突出的事实是:神宗万历皇帝为满足自己的穷奢极侈的欲望,派出大批亲信宦官到民间搜刮民脂民膏。宦官贪赃渔利,地方官员也竞相鱼肉百姓。就在这种背景下,笪公赶着一头牝牛,驾着一辆牛车,从江西来阳谷,任满后又从阳谷回江西。可想而知,一路上千里迢迢,沐雨栉风,笪一顺要走多少日子,路上会遇到多少骑马坐轿的达官贵人呀!他傲视无数官宦轻蔑的目光,自身泰然处之,昂然而去。
阳谷博济桥上的车去留犊故事壁刻,经几百年风雨,画迹依稀可见。
|